查看原文
其他

含泪捧读:《孤儿列车》何以成为美国第一畅销书?

2015-06-16 刘碧思 出版人杂志

点击上方“出版人杂志”关注我们


近几年,在《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青春片票房大卖的影响下,青春文学或者说青春成长类题材,似乎在电影这片热土中焕发了新的活力。然而,当各种知名不知名的青春小说都在翻拍电影这条道路上崭露头角时,无论制作班底亦或投资商,都愈发深谙一个道理:有时候,情怀比剧情更重要。


情怀这件事,也就是作品传递出的真正含义,能让我们于顷刻间感同身受的东西。就像电影《左耳》的主题曲:青春的旅途没有红灯,越走越快你也成了过来人。在成长的岁月里,不是只有歇斯底里式的爱情才能证明有过青春,这只是藏在角落里随风摇曳的贫瘠;不是只有奋斗成功的青春才有意义,这只是不明就里成王败寇的逻辑。如果说没尝试过疼痛的苦涩,或许人生就失去了本身的鲜艳。


于是,青春成长的光晕从影视又再度折返回了出版,成长类小说似乎也跟随影视发展,成为近几年来出版界最重要的选题,就连在国外也不例外。


就拿《孤儿列车》来说,它在美国上市仅一年就售出150万册,刷新了美国小说出版的畅销记录。在书中,以9岁的小姑娘薇薇安的成长经历为视角,诠释着命运在一个人的身上所能演绎出的悲欢离合,而一个人又是能以怎样的倔强和坚韧去接纳生命里那些躲不开的意外。这样的作品与生带着一种揭露,却又在字里行间无意识击溃,同情与思考、他人与回归,眼泪会随着一件件一桩桩溃不成军。


1854到1929年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选,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决定。成长很痛,对小姑娘薇薇安来说尤其如此。


7岁,她跟着父母漂洋过海从爱尔兰到纽约讨生活,然而美国梦没有照亮这穷苦的一家,父亲依然酗酒,母亲整日焦虑。可此时的她依然是幸福的,至少有属于自己的家。


9岁,一场大火过后,她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亲人一个个离去,她踏上孤儿列车被带往陌生的远方。起初收养她的两个家庭都不曾给予她家庭的温暖,只是关注着她的可利用价值,差使她缝衣服带孩子,甚至男主人对其图谋不轨。不同的家庭带给她的是相同的境遇,改名换姓,与过去告别,然后继续颠沛流离。薇薇安面对这些开始变得麻木,然而内心却充溢着深深的不安:“在梦魇中,我独自一个人待在火车上,正前往茫茫荒野,找不到出路;不然的话,我便正在大都市的街道上穿行,凝望着每扇窗口的万千灯火,却没有一个是我的家……”再后来,薇薇安终于盼来幸福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之时,二战爆发毁掉了她全部的希望。


是的,这就是薇薇安所经历的青春与成长中的微缩一角,已是常人不能承受的痛。当时光悄然走过,她从9岁的小姑娘变成了90多岁的平和老人,比任何人都要平和而慈善,从她的身上你却看不到过往的那些磨难,她选择封存了那些往事。直到“叛逆”女孩莫莉的出现,相似的命运遭遇,彻底打开了薇薇安的心扉,往事如潮水涌来,还原了你想知道的关于她后来的故事。


有人说往事莫沉吟,遗忘是见效最快的良药。从她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成长中炽烈的痛与伤。然而,始终有股比这些更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她。


成长,是一种潜藏在我们体内无可复制的情怀,是我们不能丢弃却可以选择的人生常态。成长的痛,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伤口,就像此时的你我,或许也正有些痛苦正在啮噬内心,有些非议无从辩解,有些情绪不知道应该跟谁诉说。

成长很痛,我们就忍一忍,回忆始终留给会痛的人。当你战胜它们,还有什么比和最初的自己相逢,更美好的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博集天卷书友会(ID:bjsyh2013)

原文链接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孤儿列车》

蔡康永读后诚意推荐,温暖无数心灵的希望之书。作者以充满同情的笔调,细腻地呈现美国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篇章,并反思当今社会的寄养家庭体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